學者:台北房價趨勢 未來漲跌空間已經不大
以現今房價行情看來,想要在台北買房子,一般人可能要不吃不喝十幾年,才有機會,根據政治大學對於房價的研究發現,台北市房地產房價泡沫在2008、2009年達到高峰,之後就略有下降,學者認為由於缺乏所得增加的支持,房價所得比持續飆高,未來房價上漲的可能性不高,但除非是政府央行強力介入,否則房價下跌的空間也不大。
台北市的房價行情指數,讓很多民眾感嘆工作一輩子也買不起,學者研究也發現,就租金來看,台北市1000萬左右的房子,每個月租金約1萬5千元,房價是租金的700倍左右,投資報酬率低,也顯示房價過高呈現泡沫趨勢,再從所得來看,一般人要不吃不喝15年左右,才有機會在台北買房,房市泡沫化的現象已經存在。
學者表示,不論是依租金還是所得比來推估,台北房地產的泡沫化在2008年到2009年最高,其後略有下降,其實情況比美國還要嚴重,是因為政府並未大幅調高房貸利率,而且購屋自備款至少需要兩成,再加上房租和所得逐漸迎頭趕上,房市才沒有崩盤。學者也呼籲,為了自住購屋者還是可以進場買屋。
學者也大聲疾呼,政府應該儘快立法規定所有的不動產交易都應該按照實際交易登記,以成交價格課稅,讓資訊透明,才能減少投機、炒作。
記者 陳姝君 林國煌 台北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