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成屋交屋注意事項 

 

交屋階段驗收滿意再「買單」 : 當建商取得使用執照,在完成最後收尾工作之前,即會通知買方「交屋」,這就是繳「尾款」和「銀行貸款」的時候了。不過,提醒大家:這兩筆錢可是購屋人與建商談判的「最後籌碼」,因此,除非建商的表現讓你非常滿意,否則絕對不要輕易「買單」,如果建商違約情節重大,且不知悔改,建議你可用存證信函,通知銀行「撤銷付款委託」,最佳時機則在「產權過戶」後到「貸款核撥」前短短的23天時間。另購買預售屋,在簽約過戶流程當中,必須注意建商取得分戶貸款時,是否將銀行融資設定塗銷。

 

預售交屋需注意確認表(check list):

逐項點交按圖查對 :

 

建商有沒有偷工減料,一般購屋者不容易判斷,但交屋時要逐項點交。除要看施工成果與建材設施是否與契約相符,還要申請「建物測量成果圖」,以保障自己權益。

 

1、查使用執照:須先確認有無使用執照,並檢查該執照是否就是自己購買房屋的使用執照。按照法令規範,凡拿到使用執照的建案才算成屋,因此消費者就算看到建物都已經完工的成屋個案,仍須請銷售人員出示使用執照才算數。交屋面積多少,此時即可看出。

 

2、看施工成果:再確認是否按原設計施工,可向地政機關申請調閱「建物測量成果圖」,就是該戶房屋的測量平面圖,購屋人可按圖索驥,查對房屋的方位、大小尺寸、房間配置等。

 

3、核對產權登記及房屋面積:調閱土地謄本及建物謄本,核對產權登記及房屋面積,避免日後糾紛及困擾。       

 

4、看建材設施:檢查建材施工是否與契約相符,除功能性的設施(如門窗、 門鎖、排水系統、衛浴設備、插座等)及戶外設施(如樓梯、消防設備、停車設備等)須親自使用檢查之外,使用的品牌、規格、品質、數量、等級等,也都必須一一比對好。        

 

5、購屋人在檢查的過程中,如果發現任何瑕疵,一定要記錄下來並告知建設公司人員,派人再檢查一次或要求限期修復,等一切都滿意了,再進行交屋結算的相關事宜。

6、預售屋成屋與原先DM內容、合約所載不同或有瑕疵,消費者都有權要求業者「依約履行」或「進行修復」,若無法改善,雙方也可協商以「減少價金」方式替代。在瑕疵尚未修復前,應盡量避免填具建商所提供的任何書面「遷入證明」,或實質遷入,以免遭業者聲稱為「已交屋」,藉以推卸修復責任。

 

7、陽台外推 當心漏水 : 很多建商在交屋前會將陽台統一外推,除了讓建物外觀整齊好看外,也能擴大室內實際使用空間,最重要的是交屋時賣相會更好。購買這類由建商統一陽台外推的產品,在交屋驗收時,要特別注意防水問題。首先,確定原排水口是否裝上塞頭且確實密合,因為將來若是管道阻塞,很容易出現漏水,若是窗底及牆角漆面出現浮泡現象,那麼外牆很可能已有滲水。

 

8、開水龍頭檢查水壓 : 樓層愈高、視野愈好,價位也隨著樓層逐漸攀升。樓層高雖然視野好,但是因為家用水多是靠抽水馬達抽取發送到各戶,樓層愈高、愈容易遇到水壓不足的問題。讀者在參觀新成屋時,除了讚嘆窗外景觀,也抽空到廚房、浴室把水龍頭打開到最大,看看水流量。水流量若是夠大,就表示水壓足夠,水流量若是太小,則要注意高樓層水壓不足的問題,請建商馬上來解決。

9、房屋有瑕疵不交屋 : 購買新成屋或預售屋時,如果在交屋驗收時發現瑕疵,責任歸屬到底是建商還是營造商?一般而言,上述問題都會載明於買賣契約書上,不過之前也發生過,買方在驗收時發現房子有瑕疵,但建商卻以「先遷入再改善」為由敷衍,沒想到買方遷入後,建商卻將責任推給營造商,沒人肯負責任。因此,在發現房屋有瑕疵時,應盡量避免先行遷入,或是填具建商提供任何遷入證明!!!

 
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en5132000/article?mid=14&prev=32&l=f&fid=1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xnet88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